查看: 2971|回复: 0
|
关于答辩信的奥妙[复制链接] |
博主按:我为JACS、Angewandte Chemie等100多种学术刊物审过600多篇论文,每次收到编辑发给我的修改稿,我几乎都建议接收。但也有两三次,作者写答辩信如同吵架——“我拒绝按照你说的修改,你是错的!”我当场找出一堆错误,强烈要求编辑退稿! 学术论文需要经过同行评议(审稿),才能在正规的学术刊物发表。经过审稿,如果论文没有被直接“枪毙”,那作者就得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再把论文发回给刊物编辑。老师平时工作很忙,修改论文和写答辩信(回复审稿意见)的任务就落在研究生身上。但问题是,很多研究生不擅长写答辩信。以下,就是我这个发表过160多篇科研论文、为100多个学术刊物审过近600篇论文的复旦教授告诉你的写答辩信的奥妙。 [attach]2290[/attach]逐条回复审稿意见 假设一篇论文有三个审稿人,那么作者应该按照审稿人1、审稿人2、审稿人3的顺序,依次回答审稿人的意见。针对每一个审稿人的意见,要按照“一段意见、一段回答”的形式,逐条回答。 不要把几个审稿人的几条意见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再回答。这是因为,作者把不同审稿人的意见“综合”在一起,难免有自己的主观取舍,有“避重就轻”之嫌。编辑读到答辩信时,不清楚作者是否把审稿人的所有意见都考虑到并回答了。 逐条回复时,要简短地向审稿人解释,并说:已经在第几页第几段进行修改,在文中已经用红色标出修改的部分。作者还需要在答辩信中重现修改的段落和句子(新增或者修改的内容用红色标出),甚至给出有变动的图表。这样,“一本账很清”,审稿人看完答辩信,马上就能向编辑建议接收该论文,而不必重新审读文稿。 但问题是,很多“菜鸟”费了好大的劲儿向审稿人解释,既没有说清楚自己根据审稿意见补充了什么实验,也没有说清楚这些修改体现在第几页、第几段。这就使审稿人怀疑作者没有吸取审稿意见,只是在搪塞。如果作者进行了有效的修改,那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说出在哪里进行了修改呢?如果有些补充的数据不方便放在论文的正文,那么可以作为“支撑信息”发给编辑。论文正式发表时,这些“支撑信息”会作为论文的附件,放在出版社的网上。 还有的作者长篇大论地向审稿人解释,并把修改过的段落附上,但长篇解释和新增段落的内容几乎一样,这就没有必要了。逐条回复要务实、干脆利落,要不惊不乍,而不要让编辑觉得“问题很大”以至于作者需要用很大的篇幅来解释问题。 审稿意见的第一段往往是审稿人对论文的定性评价,比如“这篇论文有新意,有重要价值,建议小修改后刊用”。无论审稿人的评价是正面还是负面,作者写答辩信时都需要完整地呈现审稿意见,而不可隐藏第一段定性评价。这是因为,审稿人复审时,也会看到别的审稿人的意见和作者的回复。如果审稿人在初审时都说这篇文章好,那作者为何要把这些好评删掉?审稿人就会想:莫不是作者得到差评,硬着头皮把稿子重新“塞”给这个杂志吧?并且,人往往有从众心理。本来给出差评的一个审稿人在复审时看到另外两个审稿人在初审时给了好评,他就会倾向于让修改稿“过关”。 如果初审时审稿人的定性评价很负面怎么办?那也得如实呈现。既然编辑决定让你修改论文,只要你认真修改,论文最终发表的可能性很大。修改后,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几个审稿人都同意接收论文。也有可能原本建议“小修改后发表”的审稿人这次同意接收论文,而原本建议“退稿”的审稿人这次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那么再经过一轮修改,论文便可被接收。 [attach]2290[/attach]对审稿人不要犟,而要有策略 很多作者都希望审稿人说好话;一旦收到负面的审稿意见,便怒火中烧,写答辩信如同吵架。他们以为用强硬的抗辩能给自己带来好的结果,但往往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审稿人总是认为自己有道理。他提出了修改意见,你就要采取行动澄清问题、补做实验、修改论文,而不能犟头倔脑。你有了行动,审稿人就有台阶下。相反,你在答辩信中质疑审稿人的学术水平,说他说的都是错的,那么他也不会给你台阶下。 我认为,对学术问题可以有不同看法,但作者要有礼貌、讲策略。
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20 个学分 才能浏览
温馨提示:1、在论坛里发表的资源类教程及软件属于作者个人行为,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2、转载本论坛的原创内容,请注明“转载自:三角板论坛科研论文作图网” 3、论坛内的帖子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出现涉及敏感话题内容,我站愿积极配合删除帖子,并对作者进行法律追究。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论坛不负任何责任。 5、注册会员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论坛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 |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三角板论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1-2013 Adminbuy.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14051802号-2 )